财务评价结论是判断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实现盈利等结论。
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财务净现值(FNPV)
定义: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评价准则:如果项目财务净现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项目财务上可行。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定义: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评价准则: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可行。
投资回收期(Pt)
定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项目收回投资所需的时间。
评价准则:Pt≤Pc(基准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Pt>Pc时,项目不可行。
项目投资收益率(ROI)
定义: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评价准则:ROI≥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项目投资利税率
定义: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评价准则:投资利税率≥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定义: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与项目资本金的比率。
评价准则: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评价结论的得出
通过对上述财务指标的计算和比较,可以得出项目的财务评价结论。具体步骤如下:
收集数据:
包括项目的总投资额、总成本、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等数据。
编制财务报表:
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
计算财务指标:
根据收集的数据,计算上述各项财务指标。
对比分析:
将计算得到的财务指标与相应的基准参数(如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等)进行对比。
得出结论:
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判断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并给出建议方案取舍的依据。
建议
在进行财务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来源应可靠,计算过程应严谨。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综合考虑非财务因素:
除了财务指标外,还应考虑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等非财务因素。
进行敏感性分析:
对关键财务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项目在不同条件下的财务稳健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得出科学、合理的财务评价结论,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