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课程目标
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课程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教学方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评价方式
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课程实施
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其他特点
课程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框架,旨在通过活动型综合课程,促进儿童的品德发展、生活技能、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