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率计算公式

时间:2025-02-14 09:22:04 单机游戏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衡量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间的比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一般贡献率计算公式

\[

\text{贡献率(\%)} = \frac{\text{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text{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 \times 100\%

\]

其中,贡献量可以指产出量或所得量,投入量可以指消耗量或占用量。

边际贡献率计算公式

\[

\text{边际贡献率(\%)} = \frac{\text{边际贡献}}{\text{销售收入}} \times 100\%

\]

边际贡献通常指每一元销售收入中边际贡献所占的比重。

总资产贡献率计算公式

\[

\text{总资产贡献率(\%)} = \frac{\text{利润总额} + \text{税金总额} + \text{利息支出}}{\text{平均资产总额}} \times 100\%

\]

该指标反映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社会贡献率计算公式

\[

\text{社会贡献率(\%)} = \frac{\text{社会贡献总额}}{\text{平均资产总额}} \times 100\%

\]

其中,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

各产业贡献率计算公式

\[

\text{各产业贡献率} = \frac{\text{某产业当年增量}}{\text{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 \times 100\%

\]

例如,第三产业贡献率可以表示为:

\[

\text{第三产业贡献率(\%)} = \frac{\text{第三产业当年增量}}{\text{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 \times 100\%

\]

该指标用于分析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或研究者量化不同因素对经济效益、资产收益及社会贡献的影响,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在使用这些公式时,应注意具体含义的明确说明,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