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高长恭(公元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是北齐世宗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他不仅以英俊的外表著称,更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悲剧性的命运而成为后世传颂的对象。
高长恭出身于北齐皇室,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孙子,北齐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他身材魁梧、相貌英俊,常常被称为“美男子”,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称号。
在军事上,高长恭屡次取得胜利,尤其是在对抗北周的战役中表现出色。最著名的一战是“兰陵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他带领军队以出奇制胜的战术,成功击退了敌军,为北齐赢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此外,他还在邙山大捷中表现出色,带领五百骑兵冲破敌军包围,成功解围洛阳,这一战使他声名大噪。
然而,高长恭的英勇事迹也引起了北齐后主高纬的忌惮和嫉妒,最终决定用毒酒赐死他,结束了他辉煌而又悲剧的一生。
兰陵王的历史影响深远,他的英勇事迹被编入了《兰陵王入阵曲》,成为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乐舞节目,模拟他上阵指挥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