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识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
史书与传记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全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古代礼仪与器物
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简称。
官职与科举
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人。
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学府,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在空名。
文化与风俗
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庙号:开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军事与刑罚
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坐:因……犯罪或错误,触犯;牵连,定罪。
常用词汇与表达
诣:到,去。
劝:鼓励,奖励;受到鼓励、奖励。
课:考核、督促、征收。
风、化:教育感化。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游:游玩,游览;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
趣、趋: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通“促”,催促。
劾:检举,揭发。
白:告诉,报告。
短:进谗言,说坏话。
害:嫉妒。
闻:听说,听见;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折:指斥,指责,驳斥。
让:责备,责怪;谦让,辞让。
党:偏袒,伙同,包庇。
矫:假托,假传。
质:作人质;抵押。
次:临时驻扎(用于军队);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
当:判刑,判罪。
多:赞扬,欣赏。
文言虚词
之:助词,取独;定语后置的标志;音节助词;代词,代“歌”。
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
西望夏口:西:名词作状语。
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
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
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意动。
通假字与古今异义
通假字:如“已”通“矣”,“共”通“供”,“厌”通“餍”。
古今异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文言文的多个方面,包括历史、礼仪、官职、文化、军事、刑罚、常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