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于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之后开始从事专业创作。贾平凹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涵盖小说、散文等多个领域。
代表作品:
小说集
《兵娃》
《姐妹本纪》
《山地笔》
《野火集》
《商州散记》
《小月前本》
《腊月·正月》
《天狗》
《晚唱》
《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
《贾平凹自选集》
长篇小说
《商州》
《州河》
《浮躁》
《废都》
《白夜》
《我是农民》
《怀念狼》
《高老庄》
《秦腔》
《古炉》
《高兴》
《带灯》
《老生》
《极花》
《山本》
散文集
《月迹》
《心迹》
《爱的踪迹》
《贾平凹散文自选集》
诗集
《空白》
《平文论集》
荣誉与奖项
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
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获得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等
贾平凹的作品以描绘新时期西北农村的生活变革和社会变迁为主,具有浓厚的地域风土特色和时代精神。他的创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深受读者喜爱。贾平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还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