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陋室铭》是在 他被贬至安徽和州期间创作的。具体来说,这首诗是在他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和州刺史,并在和州经历了多次搬家,最终住在简陋的斗室中时所作。和州知县因刘禹锡是被贬而来,故意刁难他,先是将他安排在城南面江而居,后来又将他的住处从城南调到城北,面积逐渐减小,最后仅给他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面对知县的刻意羞辱,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不仅反映了刘禹锡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豁达,也表达了他对世俗荣华的不屑和对精神富足的追求。通过赞美陋室,刘禹锡实际上是在赞美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是对那些势利小人进行的无声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