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时间:2025-02-13 18:26:30 单机游戏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与矛盾: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因此也就不是商品;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然而,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只能通过交换实现价值的转化。

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表现出来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导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这些原理共同构成了商品经济的基本框架,反映了商品经济中劳动、价值、交换和规律等方面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