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设置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
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地方与学校课程
地方课程如《写字》、《文学赏析》、《探究山西》、《绿色证书》、《生涯教育》等,由省政府统一免费提供教材。
课时安排
高中:
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0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12节,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每周14节(中职学校可参照标准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各学科周课时量标准)。
初中:
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2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每周14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每周16节。
小学:
语文、数学每周14节,其他专任教师每周18节。
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
实施要求
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
德育
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有机渗透,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这些标准和要求旨在确保教育质量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同时鼓励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