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的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尾矿的性质、规模、安全性以及防洪能力和坝体稳定性等因素。以下是尾矿库等级划分的详细标准:
根据尾矿的性质
含有高浓度有毒物质或重金属的尾矿属于高风险等级。
含有较低浓度有毒物质或重金属的尾矿属于低风险等级。
根据尾矿库的规模
容量较大、面积较广的尾矿库属于高风险等级。
容量较小、面积较小的尾矿库属于低风险等级。
根据尾矿库的安全性
设计和施工质量较高、监测和管理措施较完善的尾矿库属于低风险等级。
设计和施工质量较低、监测和管理措施较不完善的尾矿库属于高风险等级。
根据防洪能力和坝体稳定性
危库: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矿库。必须停止生产并采取应急措施。
险库:安全设施存在严重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垮坝事故的尾矿库。必须立即停产,排除险情。
病库:安全设施不完全符合设计规定,但符合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库。应限期整改。
正常库:运行工况正常、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完全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每3~5年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
根据库容量和坝高
一等库:总库容V≥50000万m³且坝高H≥200m。
二等库:10000万m³≤V<50000万m³且100≤H<200m。
三等库:1000万m³≤V<10000万m³且100≤H<100m。
四等库:100万m³≤V<1000万m³且60≤H<100m。
五等库:V<100万m³且H<30m。
根据《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尾矿库的勘察、设计、安全评价、施工、监理等单位需符合相关规定,并按照尾矿库的等别符合相应规定。
综合以上标准,尾矿库的等级划分可以综合考虑尾矿的性质、规模、安全性以及防洪能力和坝体稳定性等因素,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行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