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基础处理
清除场地内的垃圾、尘土和油污,确保基础表面平整、光滑和牢固。
对基础进行打磨和修补,处理裂缝或空鼓等问题。
测量并记录基础的平整度和坡度,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防水底油涂布
在基础表面均匀涂布一层高渗透型防水底漆,增强基础与面层的粘结能力,并起到防水作用。
底层铺设
将聚氨酯材料均匀铺设在地面上,厚度一般为8-10毫米。
铺设时需注意材料的均匀性和密实度,确保底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铺设完成后进行24-48小时的养护,避免人员和车辆在跑道上行走。
中层铺设
底层养护完成后,进行中层的铺设,通常采用橡胶颗粒或EPDM颗粒与聚氨酯材料混合铺设,厚度一般为6-8毫米。
表面颗粒喷涂
将PU面漆与EPDM橡胶颗粒混合,用专用喷涂机均匀喷撒在EPDM橡胶基层上,喷涂2-3次,确保颗粒层平整均匀。
划线
用抗紫外线白色漆进行划线,确保分道线清晰明确。
常温固化
喷涂完成后,进行常温固化,确保材料充分反应并达到最佳性能。
测量和检测
对跑道进行测量和检测,确保平整度、坡度等符合国际田联手册的要求。
清理和验收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渍。
进行最终验收,确保跑道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建议: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跑道的平整度、强度和耐用性。
施工期间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施工安排,确保施工质量不受气候影响。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充分的养护,确保跑道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良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