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采购人根据单位经费支出预算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科学合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预算需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同步申报,并严格按照厉行节约、合理编制的原则进行。
审批政府采购项目
采购人填写政府采购申报表,向财政部门提交申请,并签署审批意见。
财政部门审核采购项目,确保其符合相关政策和预算要求。
委托采购项目
采购人委托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进行采购,签订政府采购项目委托协议书。
代理机构负责编制招标文件,并报采购人审核。
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公告
代理机构在指定媒体上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并将招标文件报监管部门备案。
公告中应明确采购项目的详细信息,包括资质要求、报名资料提交等。
发售招标文件
代理机构按照公告中的要求,向符合资格条件的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并进行资质初审。
组织开标会
在既定时间、地点组织开标会,邀请相关人员参加,并组建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
开标过程应公开、公正,确保所有投标人的机会平等。
评标结果公示
评标结束后,将评标结果在指定媒体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期通常为七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确定中标或成交供应商。
签发文件
中标或成交供应商交纳代理服务费后,领取中标或成交通知书。
采购人应在法定时限内与中标或成交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项目合同。
合同执行
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提供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人按约定支付款项。
采购人需对供应商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档案管理
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应进行整理、归档,以备查考。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各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流程执行,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公正和高效。同时,采购人应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