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一句源自《国语·郑语》的哲学思想,由周太史史伯提出。这句话的意思是,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具体分析如下:
“和”的含义
“和”是指不同事物的相承相继,是多样性的统一。它承认矛盾,是矛盾发展的协调统一。
“和”的观念产生很早,从音乐之和到人际关系之和,再到国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
“同”的含义
“同”是相同事物的叠加,它回避矛盾,掩盖事物之间的差异。
“同”会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不前,因为缺乏多样性和矛盾推动。
现实意义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和而不同”,这是对“和”最好的诠释。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思想提醒我们在保持和谐的同时,要尊重和包容差异,以促进创新和进步。
出处
这句话出自《国语·郑语》,是周太史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关于国家兴衰的问题时提出的。
综上所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训,它强调了和谐与多样性的重要性,反对单一和同质化,提倡在保持和谐的同时,尊重和包容差异,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