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 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他生于赵国,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人。毛遂在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但在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毛遂自荐的故事发生在秦围赵都邯郸之时,赵王派平原君求救于楚,选门下食客有勇力文武俱备者二十人偕往,得十九人,缺一人,毛遂自荐请从。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与楚考烈王大谈合纵,经过半日亦未能说服。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胁迫楚王,说以利害,楚王遂许纵约,歃血盟于堂下,并遣春申君率军救赵。
毛遂的这次出使不仅成功地说服了楚王,还使他的名声大振,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平原君对毛遂的才能赞不绝口,称其为“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去世后,被葬于河南原阳县路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