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旅游业经济呈现出以下主要现状: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0.0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5.73万亿元。
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回升至32.46亿,同比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92万亿元,同比增长31.0%。
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3.84亿人次,同比增长63.85%;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3万亿元,同比增长96.58%。
旅游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游客的消费从最初的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和健康养生转型。
高端度假酒店和民宿的预订量大幅增加,游客愿意为高品质的住宿、特色餐饮及丰富的文化活动支付更高的费用。
旅游产业融合加速
旅游业与文化、农业、工业等产业的融合日益显著,催生了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新业态。
截至2021年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总量达598个,游客接待人数超过15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
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4万公里,形成了密集的“轴心”网络,为旅游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智慧旅游发展
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应用程序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旅游行业更加安全、全面、便捷。
智慧旅游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旅游消费热情高涨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15.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7.9%。
旅游消费已成为大众美好生活的标配,但部分业界人士认为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下滑现象。
市场趋势和变化
二次出游、错峰出游人次增多,出游方式逐渐由公共交通向自驾转变,行前消费增加。
旅居结合的消费模式增多,如住在自有房产中而非传统酒店。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业经济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正逐步走向复苏和繁荣的新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融合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智慧旅游逐渐普及。然而,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激烈等。未来,个性化与定制化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的普及与发展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