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左光斗传》的译文如下:
左光斗,字遗直,是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他考中进士。后来,他升为中书舍人。随后,他被选拔为御史,负责巡视京城。在此期间,他收捕并处理了吏部的一些凶悍作恶的官吏,收缴了七十多枚假印和一百多名假官,使得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
出京后,左光斗管理屯田事务,并提出了三因十四议,这些建议都被皇帝采纳,从而推动了水利的大兴。北方人开始了解并种植水稻,邹元标曾感慨:“三十年前,京都人不知道稻草是什么,如今他们所在的地方都种植水稻,种水田确实很有益处。”。
当时,宦官刘朝声称东宫有旨,索要戚畹废庄。然而,左光斗没有拆封旨意并归还给刘朝,他说:“天下每一尺土地都归殿下所有,我怎能私自接受呢?”刘朝因此愤怒地离去。
杨涟弹劾宦官魏忠贤,左光斗与他密谋,并且与杨攀龙一起揭发了崔呈秀的贪污行为。魏忠贤及其党羽因此对他非常愤怒。当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杨攀龙、魏大中之后,接着打算对杨涟和左光斗下手。左光斗非常愤怒,草拟了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徽有三十二条当斩罪,计划在十一月二日上奏,并事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原籍。魏忠贤得知后,提前两天假借会推事将他和杨涟一起免职。奸邪小人还不解恨,又制造了汪文言案,将左光斗的名字牵扯进去,派人前去逮捕他。左光斗的父老乡亲抱着马头号哭,声震原野,差役们也为他流泪。到达京城后,左光斗被关入诏狱中,遭受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受杨镐和熊廷弼的贿赂,杨涟等人起初不承认,后来害怕不承认会被严刑拷打而死,希望被送往司法,可以缓死,以后或许能承认澄清真相,于是他们都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左光斗也虚担了收受贿银二万两的罪名。魏忠贤于是假借圣旨,仍命许显纯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法司。杨涟等人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
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人们争相响应,共捐得数千两银子,商量要代他们缴纳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当时是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享年五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