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排布式是 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式,它按照电子的能层顺序进行排列,并标明每个电子亚层上的电子数目。电子排布式的基本顺序为:
1s:
1个电子在第一能级(K层)的s轨道。
2s:
2个电子在第二能级(L层)的s轨道。
2p:
2个电子在第二能级(L层)的p轨道。
3s:
3个电子在第三能级(M层)的s轨道。
3p:
3个电子在第三能级(M层)的p轨道。
4s:
4个电子在第四能级(N层)的s轨道。
3d:
5个电子在第三能级(M层)的d轨道。
4p:
4个电子在第四能级(N层)的p轨道。
5s:
1个电子在第五能级(O层)的s轨道。
4d:
5个电子在第四能级(N层)的d轨道。
5p:
5个电子在第五能级(O层)的p轨道。
6s:
1个电子在第六能级(P层)的s轨道。
4f:
7个电子在第四能级(N层)的f轨道。
5d:
10个电子在第五能级(O层)的d轨道。
6p:
6个电子在第六能级(P层)的p轨道。
7s:
1个电子在第七能级(Q层)的s轨道。
5f:
6个电子在第五能级(O层)的f轨道。
6d:
10个电子在第六能级(P层)的d轨道。
7p:
6个电子在第七能级(Q层)的p轨道。
电子排布式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电子首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然后依次填充到高能量轨道,直到所有电子都被安排完毕。在填充过程中,每个亚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遵循2n^2的规则,其中n为该亚层的主量子数。
简化电子排布式的方法之一是用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来表示已经充满的电子层,这被称为“原子实”。例如,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为:[Ar]3d^5∣4s^1,表示3d亚层有5个电子,4s亚层有1个电子。
电子排布式在化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通过电子排布式,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反应性和它们与其他元素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