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温是描述光源颜色等级的一个参数,它是绝对黑体在某个温度下辐射出的光的颜色。色温的基本度量单位是开尔文(K),这是一个热力学中的温度单位。当绝对黑体加热时,它会辐射出不同波长的光,这些光经过反射、折射等过程进入人眼,并被大脑识别为不同的颜色。
色温与人眼感知的冷暖光没有直接关系。人眼实际感知的冷光偏蓝,暖光偏橘黄,但这两者并没有实际上的关联。通常,色温越低,给人的感觉就越暖;色温越高,给人的感觉就越冷。
在照明应用中,色温的选择会影响环境的氛围和视觉效果。例如,在需要营造温馨舒适氛围的场合,如卧室或客厅,可能会选择较低的色温(如2700K或3000K)。而在需要明亮高效的照明环境,如办公室或工厂,可能会选择较高的色温(如5000K或6000K)。
常见光源的色温参考值包括:
自然光:日出和日落时约为2000-3000K,中午时分约为5000-6000K,晴天有云遮日时约为6600K,阴天天空散射光约为7700K,蓝天天空光约为10000K。
人造光:白炽灯通常在2700-3000K之间,荧光灯范围广泛,从冷白(约5000-6500K)到暖白(约2700-3500K),LED灯色温可调范围广,从2000-3000K到6000-10000K甚至更高。
总之,色温是衡量光源颜色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于创造不同的氛围和视觉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色温可以显著提升照明效果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