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

时间:2025-02-13 05:01:18 单机游戏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长期的身心耗竭状态,通常发生在教师长期面临职业压力且缺乏应对资源和能力的情况下。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情绪耗竭

生理耗竭: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疲乏虚弱、睡眠障碍、头痛、食欲异常等。

心理耗竭: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容易迁怒他人,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去人性化

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以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

个人成就感低

消极地评价自己,自我效能感下降,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缺乏适应性。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包括:

社会因素:教师职业的声望压力。

职业因素:教师担当的多种角色产生的角色职责压力、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压力。

工作环境:教师与学生、家长、领导、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压力,学校的考评、聘任制度带来的压力。

个人因素:角色模糊、自我效能感、社会比较方式、集体自尊、应付方式、创造性等。

应对策略包括:

强化社会支持系统:政府应适当调控、引导舆论、给教师更多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公众信任氛围。

学校层面:学校领导应做好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关注教师的工作量问题,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个人层面:教师应学会自我调节,积极寻求帮助,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适度调整工作和家庭平衡。

此外,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发展职业晋升途径、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也有助于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