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实“一岗双责”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职责界定和目标导向不明确
职责范围模糊:由于缺乏明确的法规或政策文件对各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划分,导致许多人在履行工作时遇到迷茫,无法准确把握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权益。
目标设定不合理:许多部门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单纯完成指标上,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工作价值与质量改善。
信息共享不畅通
部门间信息孤岛:不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障碍使得人们难以获取全局视角,无法对工作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改进。
上下级沟通不畅:上级与下级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工作推进缓慢甚至陷入僵局。
考核机制存在弊端
指标主义倾向严重:考核系统被单纯化为指标测评,忽视了绩效背后隐藏的潜力与贡献。
考核标准不科学:考核指标不科学、考核标准把握不严,存在政策界线不明确,追究责任程度把握不准,量纪处理时随意性较大。
认识不到位
形式化落实:有的把责任制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订在本上,只说不做搞形式;有的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工作目标责任制脱离开来,形成“两张皮”。
畏惧追究:怕追究上级领导影响仕途,迫追究同级领导影响关系,怕追究下级领导影响工作。
工作不规范
责任分解不明确:有的没进行责任分解,没有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责任条款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缺乏监督机制:对分管部门和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不够严格,存在“老好人”思想,未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奖惩不分明
评价机制不健全: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好坏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没有形成一整套客观、公正、可靠的评价机制,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工作情况。
追究不严肃
不愿追究:有的单位对责任追究案件视而不见,没有组织力量予以调查,上级督办也故意回避,甚至还捂“盖子”。
处理随意性大:对一些违规违纪行为,只是简单地进行口头批评,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导致一些问题屡禁不止。
工作作风问题
形式主义: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
缺乏实效:在推动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时,存在部署多、检查少,要求多、落实少的现象,导致一些工作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落实“一岗双责”需要在明确职责、优化考核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强化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岗双责”真正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