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保证措施是一系列旨在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的一系列计划和行动。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依据ISO9001:2000标准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建立和健全项目质量保证机构。
编制有效的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各职能人员和岗位的质量职责。
事前控制措施
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审查承包单位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上岗施工。
对分部工程的开工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具备开工条件。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确保以工程质量为前提。
对施工材料、建筑原材料、半成品等进行试验与审批。
检查与审批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
建立《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并获取开工批准。
事中控制措施
开展ISO9002贯标活动,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工地质量管理中。
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工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
认真做好自检、专检、交接检,隐蔽工程验收必须先经公司主管工程师检查。
加强测量放线工作,建立复测制度,确保建筑物轴线、中心线和标高偏差不超过图纸规定的要求。
对混凝土浇铸等主要工序进行严格管理,安排相对稳定的班组施工,并进行书面交底。
加强对砼拆模强度的管理,对主要部位拆模由专人负责。
现场具备一机两磅,混凝土、砂浆使用前先申请配合比,按要求计量。
抓好防雨雪工程,及时排除积水和清除淤泥。
做好各项施工记录和原始检查记录,以及各种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事后控制措施
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随时进行抽查。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制行为予以制止,并令其停工或返工。
若发生质量事故,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并监督方案的实施。
督促协助项目部每月按时上报质量统计报表及其它报表。
每月组织一次工程实体质量检查。
质量目标管理
将单位工程质量总目标分解成各工序工程质量目标,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全面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单项工程质量总目标值由工程总负责人承包。
质量审核与改进
制定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并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建立和完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职责分配。
持续开展有计划的质量改进活动,通过质量审核、过程分析和纠正措施,确保项目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项目质量保证的完整框架,从项目启动到结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控制和管理,最终实现高质量的项目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