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的诉讼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起诉:
商标被侵权人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才能发动诉讼。起诉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立案:
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会进行立案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正式立案。
答辩:
案件受理后,法院会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需要在15日内进行答辩。
证据交换:
在正式开庭前,法院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如果当事人认为证据可能被灭失或日后难以取得,可以申请进行诉前证据保全。法院经审查符合规定的,会在受理后48小时内作出立即执行保全措施书面裁定。
开庭审理:
在法院的组织下,原被告双方根据侵权证据就侵权事实、侵权损失进行举证、辩论。法院最后根据庭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裁决。
裁决:
合议庭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对合议庭作出的裁定不服的,可自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对判决不服的,可自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执行:
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的,可以通过申请强制执行来执行判决内容。
此外,除了诉讼途径,当事人还可以选择通过协商或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方式解决商标侵权纠纷。
建议在面临商标侵权时,先尝试通过协商或行政手段解决,如果必要,再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