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执行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预算编制与下达
各预算执行单位需认真组织实施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
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到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预算执行与控制
企业应将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
强化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按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风险。
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当按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付程序。
预算申请与审批
根据业务需要提出资金支出申请。
根据权限范围进行审核审批。
业务部门的分管领导对业务可行性进行审批,财务部门对预算合规性进行审核,超过权限需要由单位分管财务领导进行审批。
预算执行台账与报告
开展业务并编制预算执行台账和反馈表。
整理、汇总并形成预算执行报告。
组织开展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并通过预算执行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形成预算执行检查报告。
预算调整与监控
根据政策要求、外部环境变化和实际情况,调整日常收支预算。
定期对预算进行监控,及时调整以应对市场和经营环境的变化。
预算考核与绩效挂钩
由预算归口部门对业务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管理挂钩,增强业务科室执行预算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实现预算收支任务,并促进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与配合。建议企业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