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管控程序
目的
有效控制原料使用,避免材料浪费。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适用范围
注塑制程工序。
其他相关生产过程。
职责
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作业。
各部门协同合作,确保原料管控的有效实施。
流程
原料采购与验收: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对供应商进行严格评审。
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对不合格原材料及时退货或更换供应商。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评估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原材料入库:
验货,包括对照货物名称、检验货物重量、填写入库登记、开具入库单。
物料进入待检区,进行初步检查。
原材料检验:
抽检样品,进行常规项目化验(添加剂除外)。
合格物料进入合格区,并进行批次编号。
不同批次编号的同种物料要用标签区分标明。
原材料出库:
填写出库单,准确标明每次出库物料的编号。
确保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原材料使用:
每次投料,在生产控制程序投料列表中注明使用物料的编号。
生产完毕,填写《原材料使用情况一览表》,计算出每种物料使用及结余情况。
原材料储存:
分区:待检区、合格区。
保管:按原材料储存要求进行保管,避免日光直射,保持通风。
定期进行库房盘存,登记剩余库存量。
生产过程管控:
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生产过程标准化、规范化。
加强对生产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质量控制:
原材料进公司后,采购部负责填写《原材料送检验收单》,向品管部送检时要写明供货单位或生产厂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颜色、尺寸、送检员等信息。
品管部收到《原材料送检验收单》后,应检查原材料是否有相应的检验规范或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
相关表格与记录
《原材料送检验收单》
《原材料使用情况一览表》
《退货单》
持续改进
定期对原料管控程序进行评审,识别改进机会。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持续优化原料管控流程。
通过以上程序,可以有效控制原料的使用,确保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