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转事项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可行性研究
进行内部决策的基础,需要载明被划转企业所处行业情况、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定、主业情况及与划入、划出方企业主业和发展规划的关系、财务状况及或有负债情况、人员情况、划入方对被划转企业的重组方案等内容。
内部决策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划入方(划出方)为国有独资企业的,应当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已设立董事会的,由董事会审议。
制定债务处置方案
根据被划转企业的财务状况,制定相应的债务处置方案。
审计或清产核算
对划转企业进行审计或清产核算,确保资产和负债的准确性。
签订无偿划转协议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双方签订无偿划转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报批申请
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无偿划转申请,并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等待审批。
审批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划转事项进行审批,评估结果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确认,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双方并说明理由。
办理资产交接手续
在审批通过后,双方应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包括资产清点、资料交接等。
合同主体划转
填写原合同主体名称和接受划转的合同主体名称,并明确划转后的合同有效性。
其他条款
在划转协议中,还应包括其他相关条款,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
建议:
在进行划转事项时,务必确保所有步骤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和确认,以确保划转过程的合法合规。
制定详细的划转方案,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避免后续出现纠纷。
在划转过程中,保持透明和公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