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意见程序是审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合法性。以下是一个详细的交换意见程序,结合了不同层次的交换意见和技巧:
与直接经办人员交换意见
目的:重点关注取证事项的真实性、客观性,数据是否准确,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过程:
审计人员在查出问题取证完毕后,将问题的表述、初步的定性及处理处罚意见等先行与直接经办人员交换意见。
给直接经办人员讲背景、说原因、作解释、写说明的机会。
审计人员对其提出的异议要认真听取,正确的要采纳,有分歧的要认真查证、仔细核对,做到准确无误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对处理处罚提出的不同意见,充分考虑其合理性,以作出恰当的处理处罚。
与经办、审批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
目的:重点关注处理、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过程:
审计人员要认真听取经办、审批部门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作出的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持有异议。
进一步深入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交换意见前,审计人员要在审计证据和法律依据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胸有成竹。
经过前期与直接经办人员的沟通,审计人员对问题要定性准确、依据充分,以增强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问题的理解。
对分歧较大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反复沟通,并及时修正错误,补充相关审计证据。
与经办、审批部门的主管部门交换意见
目的:重点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在正式报告中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建议。
过程:
审计人员与经办、审批部门的主管部门交换意见,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和改进措施。
以书面形式正式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
目的:确保审计结果的正式性、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过程:
审计人员以书面形式将审计结果、发现的问题、定性、处理处罚意见等正式提交给被审计单位。
在书面交换意见中,要详细列出审计证据、法律依据和处罚建议。
给被审计单位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反馈和申辩。
技巧和建议
充分准备:在交换意见前,审计人员要在审计证据和审计依据方面做好充足准备,确保掌握所有必要的信息和法律法规。
实事求是:在交换意见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结果,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认真倾听:审计人员要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异议,尊重对方的意见,通过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及时修正:在交换意见过程中,如果发现错误或不足,要及时修正,并补充相关证据和材料。
书面记录:所有交换意见的过程和结果都要进行书面记录,以便后续审计和追溯。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进行交换意见,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