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簧机的程序排列通常遵循一定的逻辑和结构,以确保弹簧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是一些关于压簧机程序排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了解设备结构
压簧机通常有四轴电脑式,分为送线、外径、间距、切刀四轴。了解各轴的功能和独立或协同工作的方式对于编程至关重要。
选择编程方式
根据压簧机的型号和配置,选择合适的编程方式。例如,08型电脑弹簧机通常为二轴伺服驱动控制,X轴代表凸轮轴,Y轴代表送线轴。
编辑程序
在电脑屏幕切换到程序编辑界面,将光标移到程序编辑区。
X轴编程:代表凸轮轴,需要输入凸轮的角度数据(0~360度),控制上、下降块的间距和切刀轴的动作。
Y轴编程:代表送线轴,需要输入送线长度数据,控制材料的输送量。
其他轴编程:如T代表探针,D代表气缸,F代表加速等,根据需要输入相应的控制参数。
测试与修整
编写完程序后,按“测试”键功能,并通过“旋钮”或“手摇轮”操作来检测之前编辑好的程序。
结合卷绕出来的弹簧产品,对程序进行修整,直至达到样品要求为止。
独立轴与多轴协同
四轴可以各自独立工作,也可以多轴协同工作。在编程时,需要考虑各轴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确保弹簧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间距调整
设备间距的调整可以通过凸轮轴片直推斜坡间距刀式和间距杆推式两种方法实现,编程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间距调整方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排列压簧机的程序,确保弹簧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设备的型号和配置,仔细调试和修整程序,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