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相亲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亲
男方家通过各种途径看准女方家的姑娘后,请媒人去提亲。
男方家的媒人提亲时,要带上茶、糖等四色礼,并通报男方家的姓名、家庭经济状况和教派等情况。
女方家也请媒人到男方家看家道,并由男女双方媒人安排姑娘、小伙子在集市或亲戚朋友家见面,看男女双方相互能否看上相貌人品。
如果见面后如无反对意见,男方家父母或其他人带上四色礼,小伙子还要带上见面钱,在媒人的陪同安排下正式见面。
姑娘一般由姑妈或嫂嫂领着当面看女婿,媒人此时问小伙子和姑娘同意不同意。小伙子此时给姑娘见面钱,一般同意就接收,不同意则不接收。
定亲
如果男女双方同意,男方母亲就会兴奋地带上儿子和礼品,由媒人伴随前往女方家让将来的亲家验女婿,并让男女青年正式见面,互相观看。
男方见到女方后要赠送礼品,女方若收下,通常意味着本人接受了这门亲事。
双方家长若无反驳看法,媒人就适时支配小伙子与姑娘见面,并安排定亲仪式,俗称“插花”,表示给姑娘插上一朵漂亮的花,寓意“明花有主”。
婚前准备
双方家庭开始着手准备结婚的事宜,包括谈彩礼、嫁妆等。
新人双方在结婚前两天需要进行全身沐浴,俗称“大净”和“小净”。
婚礼当天
新郎家派出迎亲车队以及人员到新娘家迎亲。
新娘家会安排相应的人员给新娘“大净”,并梳洗装扮。
新娘在送亲人的陪同下,由众多乡亲簇拥上车,前往新郎家。
迎亲队伍抵达新郎家门口时,贺喜的亲友自动排成两行,夹道欢迎。
新娘下轿时,需提钱捧古兰经,表示祈求真主赐福,把幸福和钱财带到新郎家。
婚后习俗
新婚夫妇在婚礼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会回娘家,称为“回门”。
整个相亲和婚礼过程,虽然也有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影响,但大部分还是按照年轻人的意愿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相亲方式,如微信、约会、看电影等,也被融入到回族青年的相亲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