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课题是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以下是一个详细的选择课题的程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课题选择:
确定方向,锁定范围
确定研究方向:根据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理论修养、科研能力、个人兴趣和研究条件等确定研究方向。最好将教学特长与教学问题相结合,从自己擅长的角度出发进行选题。
关注日常教学问题:选择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关注的问题,这样确定的课题在研究时会比较得心应手,撰写课题方案时也能做到言之有物、心中有数。
提出问题,确定重点
课堂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课堂纪律问题、教学有效性问题、突发事件问题等。这些问题可以作为研究课题。
微型课题与常规课题:小问题可以作为微型课题来研究,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作为常规课题来研究。
收集材料,途径多样
利用现有资料: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资料,分析筛选出课题所需的资料,形成课题意向的最初资料。
通过调查研究获得资料:通过教学实践调查、同行调查、专家调查等途径收集资料。
遵循选题原则
需要性原则:选择研究课题的首要原则是需求性,即课题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必要性。
大小适中:课题选择应大小适中,既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狭窄,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深度。
立足教学:课题选择应立足教学实际,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力求创新:课题选择应力求创新,避免重复已有的研究。
具体步骤
产生探讨动机:从日常教学或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动机。
选定探讨方向:将宽泛的主题缩小到易于把握的程度,确定研究的具体方向。
明确探讨问题:将狭窄的问题进行扩充、丰富,使其值得探讨,并明确研究问题。
查阅文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建立假说:根据文献提供的信息,建立研究假说,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选题论证:对选题进行论证,包括目的性论证、根据性论证、创造性论证、条件性论证和实用性论证。
撰写开题报告
立题依据:详细说明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立题依据,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水平、发展趋势等。
实验安排: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预期结果:预测研究可能达到的结果,并评估完成课题的条件。
经费预算:列出研究所需的经费预算,并说明经费来源。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系统地选择课题,确保课题选择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