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磨床的程序编写步骤如下:
开机准备
检查电源、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设备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打开电源开关,启动数控系统,进行系统的自检和初始化。
夹紧工件
将待加工的工件夹紧在磨削头上,注意夹紧力要适中,以免影响磨削质量。
调整夹紧位置和角度,使工件与磨削头保持合适的接触。
设置加工参数
通过数控系统设置加工参数,包括磨削速度、进给速度、磨削深度等参数。
根据工件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磨削参数,以保证加工效果和质量。
校正磨削头
根据工件的尺寸和要求,调整磨削头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工件的外圆表面保持合适的接触。
通过数控系统进行精确的校正,以保证磨削的精度和一致性。
启动加工
确认各项参数设置正确无误后,可以启动数控外圆磨床进行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注意观察磨削头和工件的接触情况,及时调整加工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完成加工
加工完成后,停止运行,取下加工好的工件。
进行工件的检查和测量,确认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清洁和维护
加工结束后,要对其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包括清理废屑和冷却液,润滑各部件,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现象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数控磨床编程的注意事项:
对刀点的选择:对刀点是程序执行的起点,选择时应以简化程序编制、容易找正、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减小加工误差为原则。对刀点可以设置在被加工工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或机床上。
加工路线的确定:加工路线确定时要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尽量缩短走刀路线,减少空走刀行程;有利于简化数值计算,减少程序段的数目和编程工作量。
切削用量的确定:切削用量包括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及进给速度。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数控机床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被加工工件材料、加工内容以及其它工艺要求,并结合经验数据综合考虑。
编程步骤:编写加工程序单,包括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数值计算、编写程序等步骤。编程者应具备与机械加工有关的工艺知识,才能编制出正确、实用的加工程序。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数控磨床的程序编写和加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