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经费制定程序时,应当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明确预算编制原则
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确保预算编制既符合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又考虑学校财力的可实现性。
遵循“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确保学校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财务预算。
制定预算编制流程
各部门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和本部门具体任务,提出下一年度所需各项费用开支的性质、用途和金额,对于跨年度使用的专项资金,应按进度分年度提出计划。
学校财务室根据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汇总各室提出的下年度事业经费支出预算,综合考虑增减变动因素,提出下年度收支预算建议数。
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单位综合财政收支预算方案,并报学校教代会通过。
预算编制方法
根据财力实现的可能性,参照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结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进行编制。
制定各项经费的预算定额,防止预算编制的随意性,确保预算安排公正、合理、切合实际。
学校的收入及支出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预算。
预算审批与执行
预算需由相关领导审批,确保预算的合理性与合规性。
最终预算需在学校内部公告,确保透明化。
财务部需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各部门按照预算进行支出,并对超支或未支出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预算调整与信息共享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或市场变化,各部门可提出预算调整申请,调整申请需经过审核,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调整。
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需定期上传预算执行情况,确保数据的实时更新。
预算评估与绩效考核
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各部门的预算使用效率,评估报告需包括预算执行的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预算执行情况将作为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预算执行良好的部门,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且可操作的经费制定程序,从而有效管理学校或企业的财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