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程序设计比赛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规则:
比赛形式
团体程序设计比赛通常以团队形式进行,每队由3名队员组成,队员可以跨专业、年级组队。
参赛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编写代码解决程序设计问题,提交程序后由在线裁判系统自动评判。
比赛题目
题目分为多个难度级别,通常包括基础级、进阶级和登顶级,每个级别的题目数量和分值不同。
题目类型通常包括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编程实践等,旨在全面考察参赛队伍的基础程序设计能力和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应用能力。
比赛规则
每道题提交后会有反馈,包括答案是否正确、运行错误、答案错误等信息,但看不到错误的测试样例数据。
每道题根据通过的测试点数量获得相应分数,每个测试点的分值可能不同。
每道题不限制提交次数,提交错误没有任何惩罚,最终得分为所有提交中得分最高的一次。
比赛过程中可以实时查看排名。
比赛时间
比赛通常在4月份举行,具体时间安排可能会有所不同。
每场比赛的时长通常为3小时。
比赛环境
参赛者需要自备计算机和必要的调试环境,竞赛平台通常为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PTA)。
参赛对象
竞赛通常面向高校学生,分为本科组和专科组,具体参赛对象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奖励机制
比赛通常设有团体和个人奖项,奖励包括证书、奖金等。
选拔出的优秀队员将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为学校赢得荣誉。
建议参赛队伍提前了解比赛规则,充分准备,并在比赛前进行充分的练习和模拟,以提高比赛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