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欠钱的法律程序如下:
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情况下,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特殊情况下,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例如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等。
写起诉状
起诉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原告信息、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整理证据
准备证据资料,制作证据清单。对于欠钱不还这类案件,一般要提供借条、转账记录、催款记录等能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事实的证据。
立案
即到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提供证据。法院立案庭会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交费
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法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等候审理判决
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一般案件6个月法院审结,6个月不能审结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结案后不要忘了到法院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庭审过程
法院将根据案件安排确定开庭审理的时间和地点,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原告和被告需按照法院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出庭。庭审过程一般包括庭审调查、庭审辩论、最后陈述等。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原告和被告均有权提交证据、进行质证和参与辩论。
判决
庭审结束后,法院将依据案件的事实依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法院会将判决书邮寄给原告和被告,判决书将详细说明判决结果、认定的事实和判决的法律依据。如原告或被告对判决结果有异议,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更高一级的法院提起上诉。
执行
一旦法院判决原告胜诉,但对方仍旧不还钱,原告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时,需提交申请执行书、判决书及相关证据。法院将依法进行强制执行,以确保原告的权益得到保障。
建议:
在整个起诉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诉讼材料齐全、法律程序正确,从而提高胜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