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离婚程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协议离婚
双方已经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离婚协议。
双方需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经过三十天冷静期后,领取离婚证。
诉讼离婚
起诉阶段:
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及相关证据材料。
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立案并通知原告。
答辩阶段:
法院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
被告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的,法院可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庭前调解:
立案后,法院通常会组织庭前调解会议,鼓励双方通过协商友好解决分歧。
调解达成一致,案件便不会继续进入审判程序;若调解未果,案件将按程序推进至下一环节。
开庭审理阶段:
双方当事人按照指定时间出庭,并在法官的引导下分别阐述立场和提供证据。
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官主持调解等环节。
判决阶段:
根据庭审情况和所提交的证据,法院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判决送达即意味着离婚一审诉讼程序结束。
法院判决离婚的条件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主要依据《婚姻法》第32条,如果认定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裂,无合好可能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决离婚。
调解无效: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法院将依法作出离婚判决。
不服判决的救济途径
上诉:对于一审判决不满意的一方,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通过上述程序,离婚案件将经过起诉、答辩、调解、开庭审理和判决等阶段,最终由法院根据夫妻感情状况和实际情况作出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