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用于寻找和评估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审计程序及其步骤:
初步业务活动
确定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风险评估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计划审计工作
确定审计目标
确定审计范围
确定审计时间
确定所需审计资源
评价审计风险
进一步审计程序
实质性测试: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
控制测试: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
业务完成
汇总审计证据
评价审计结果
撰写审计报告
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结果
具体审计程序步骤:
审计准备
编制审计项目计划
确定被审计单位
组成审计组
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实施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并注明资料来源
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获取必要的证明材料
作出审计结论
根据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
撰写审计报告
审计程序类型:
检查
观察
询问
函证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这些程序可以帮助审计人员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证据,以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程序,并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