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答卷扫描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被收回并放入密封牛皮纸袋中,随后押送到省招办的阅卷中心。
答卷卡通过多台扫描机以每分钟80到100张的速度进行扫描,扫描后的答题卡被转换为电子图片。
答卷切割
扫描后的答题卡上的客观题由机器自动批阅。
主观题被切割成小块,随机分发给不同的评卷教师,每个教师只负责一道题或一个小问。
制定评分细则与人员培训
在正式评卷之前,评卷组的教师会系统培训、试评,并制订评分细则。
正评
评卷时,每个题块会随机分发给2名不同的评卷教师进行独立评阅。
如果两位老师的评分差异在规定误差范围内,则取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若评分超过允许误差,则试卷提交给第3位老师进行仲裁,作为最终结果。
成绩核查处理
阅卷结束后,会进行成绩核查,包括复查组随机对试卷进行复查,复查数量不低于评卷总数的20%。
核查过程分为3个阶段,涵盖17大项、90多个小项,确保成绩处理的准确性。
发布成绩
经过一周左右的阅卷和核查,所有题目的得分开始整合汇总。
如果出现满分或零分的试卷,必须上报并由专门的阅卷组重新评分,确认无误后提交汇总。
最后,在指定日期,高考的成绩会被公布出来。
整个阅卷过程都有人监督和摄像头监控,确保阅卷的公正性和透明性。通过这种双评和三评机制,高考阅卷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评分误差,提高评分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