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为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审计程序应当明确、具体、可操作。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编写审计程序的建议:
明确审计目标
在编写审计程序之前,首先要明确审计的目标,即希望通过审计了解什么、发现什么、评价什么。
了解被审计单位
在审计计划阶段,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经营风险、财务状况等进行初步了解,并评估审计风险。
确定审计方法
针对不同的审计重点或目标,确定相应的审计方法,如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
编制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应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工作组织安排及工作要求。审计方案应详细列出各项审计活动的具体步骤、时间、资源需求及预期成果。
实施审计程序
在实施审计时,应按照审计方案逐步执行各项审计程序,确保审计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记录审计发现,评价审计证据的有效性。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审计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发现,包括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发现的问题、收集的证据等。最后,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对审计过程和结论进行总结。
复核与审批
审计程序应经过复核和审批,确保其符合审计标准和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应对审计方案进行审批,并在审计结束后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
持续改进
根据审计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审计程序和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审计程序的编写和执行既符合规范,又能有效实现审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