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程序决策审计是一种不依赖于固定程序,而是通过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和分析来进行的审计方式。以下是一些进行非程序决策审计的步骤:
确定审计对象和目标
明确需要审计的具体对象和审计的目标,以及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收集资料
通过网络、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包括财务报表、合同、票据、凭证等。
资料整理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产生所需的特定数据和资料。这可能包括对总账和报表数据的处理,以计算非现场审计分析指标和形成分析报表。
资料分析
利用整理得到的基础数据和资料,采用各种方法监测业务经营管理状况,分析、查找违规行为、潜在风险及异常情况,并进行风险评估。
运用审计经验进行判断
对分析阶段发现的疑点和异常情况进行充分讨论,运用审计经验进行判断,确定异常数据对应的具体业务、交易背景,分析产生异常的可能原因。
评估结果和影响
评估审计结果和影响,进一步筛选出值得重点关注的内容,并做好审计日志《审计工作底稿——工作记录》,同时导入《非现场审计项目疑点库》。
进行远程调查
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其经营情况、内部控制等情况。
编写审计报告
根据分析资料和远程调查的结果,编写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核报告的反馈和跟踪
将审计报告反馈给被审计单位,要求其对审计意见和建议进行回应和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
持续学习和改进
学习和借鉴国外非现场审计的先进技术及经验,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审计技能。
通过以上步骤,审计人员可以有效地进行非程序决策审计,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