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的出现是为了协调农历与回归年(即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之间的关系,防止农历月份与季节脱节。根据“十九年七闰法”, 农历大约每两到三年增加一个闰月。具体来说,这个规则是:
1. 每隔2至3年,就会有一个月份被称为“闰月”。
2. 在19年的时间里,大致会有7次置闰,这是因为19个回归年的总天数与19个平年加上7个闰月的总天数基本相等。
因此, 闰月是每2至3年出现一次,而不是固定的三年一次或五年一次。这种置闰的方法是根据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来确定的,确保农历与季节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