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家初次见面怎么说 亲家怎么称呼对方

时间:2025-02-15 13:51:08 主机游戏

  很多人在第一次见家长的时候都会感到紧张,为了消除这种紧张感,我们可以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准备初次见面的话语、聊天话题等等,避免出现无话可聊的尴尬情况。双方亲家见面的话,可以适当学习一些礼仪技巧,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哦。网络上有不少双方父母见面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学习借鉴一下,懂得掌握分寸、适当称呼,促成一桩美好亲事哦。

  一、两亲家初次见面怎么说

  1、说些客套话

  第一次见面,客套话是必须说的,可以缓和气氛,有利于谈话的推进。例如“没想到亲家看起来这么年轻,保养得太好了”,“都说要保持乐观的心情才能越活越年轻,看到亲家才算知道了”。

  2、夸奖对方的孩子

  亲家第一次见面,调动愉快的气氛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适当夸奖对方的孩子是很不错的选择,家长们总是为自己的孩子骄傲的,所以夸孩子往往比夸家长本人成效更好。

  3、谈论彼此的情况

  第一次见面可以聊聊彼此的家庭情况,如果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

  4、商谈正事

  家长见面肯定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感情,一定是为了商谈孩子的婚事的,所以在寒暄、熟悉的环节过后,就可以切入正题,商谈孩子们的事情了,这时候说什么正事主要取决于孩子们的感情发展到哪一步,是彩礼嫁妆还是婚礼筹备,亦或是订婚、领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即可。

  二、亲家怎么称呼对方

  1.两亲家称呼彼此“亲家公”“亲家母”或“亲家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男方家长称呼女方家长为“岳父”“岳母”,女方家长称呼男方家长为“公公”“婆婆”。或者两亲家干脆统一称呼为“亲家公”“亲家母”或“亲家婆”。这种称呼,体现了两亲家之间的彼此尊敬和相互敬重,是两亲家之间特别常用的称呼了。

  2.两亲家称呼彼此为“XX爸爸”“XX妈妈”

  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体现亲家之间的亲昵,就用上了十分亲切的称呼。如新郎父母会称呼新娘父母为“XX爸爸”“XX妈妈”,新娘父母也会称呼新郎父母为“XX爸爸”“XX妈妈”,这样的称呼,能够体现两亲家之间的关爱和包容,有利于两亲家之间的和谐相处。但这种称呼城市中较多,农村用的少。

  3.两亲家称呼彼此为“X先生”“X女士”

  当举办婚礼仪式时,男方父母会礼貌地称呼女方父母为“X先生”“X女士”,女方父母也会以相同的称呼来作答。这种称呼大多出现在现代文化观念较为浓厚的家庭,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就算彼此是亲家关系也是一样。我个人认为,这种称呼确实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4.两亲家称呼彼此为“老X”

  当男女双方父母能称呼彼此为“老X”(X代表姓,如老李、老张等)时,从称呼上我们就能听出来,两亲家的关系绝对非同一般,很有可能是多年好友才结成的亲家。这种称呼,会带给男女双方一个友好、轻松的家庭氛围,同时也能增添两亲家之间的趣味性。从外人来看,这才真的是幽默风趣的一家人呢。

  5.不同地域文化风俗下的不同称呼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说法。在两亲家的称呼上依然如此。有些北方地区,男方父母称呼女方父母为“他丈人”“他丈母娘”,女方父母会称呼男方父母为“她公公”“她婆婆”。而有些南方地区,男方父母会称呼女方父母为“表叔”“表母”,女方父母也会以同样的称呼回话。这样的称呼,既能体现出地域风俗特色,又能表达对双方彼此的尊重。

  三、亲家要注意什么

  1、注意基本礼仪

  虽说做了亲家,两家就是法律意义上的亲戚了,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依然是很亲近的关系,但是毕竟亲家是因为两方孩子的结合才相识,所以基本的相处礼仪还是需要的,千万不要在相处过程中太拿自己当自己人,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别人的不适。

  2、保持中立态度

  每个人都疼爱自己的小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要明白,我们疼爱自己的小孩,对方也会疼爱自己的小孩,所以亲家相处过程中,不要在行为和态度上过分偏向自己的小孩,尽可能保持中立的态度,或者能够略微偏向对方的小孩,这样才是比较合适的,能够减少很多相处上的矛盾。

  3、分寸感的把握

  分寸感的把握也是亲家相处的关键,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意识,我们的小孩的确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很重要的亲人,但是他们除了是儿子和女儿,也同样是别人的儿媳和女婿,是别人的丈夫和妻子,所以不要过分掺和进孩子的生活,这对亲家相处也是有帮助的,毕竟你参与进去了,作为亲家不参与进去,自己的孩子岂不是吃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