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句话的出处存在争议,但有主流意见认为它出自以下两个作品之一:
元曲《醉西施》
该曲的作者是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歌妓珠帘秀。
《正宫》醉西施——玉芙蓉中的词句:“寂寞几时休,盼音书天际头。加人病黄鸟枝头,助人愁渭城衰柳。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东风一夜轻寒透,报道桃花逐水流,莫学东君不转头。”。
汤显祖的《牡丹亭》
其中一段词句为:“问君何所欲,问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该句原意是:“在牡丹花下死去,就是死了也是件风雅的事情。”,后被一些赖皮赖脸的人士引用于调戏女子的时候,或是对女人表达露骨、轻浮的感情,也就变成了贬义句。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句话主要出自元曲《醉西施》,也有观点认为它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