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秋节庆祝活动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赏月
早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
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
吃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逐渐演变成家人团圆的象征。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唐僖宗时期,月饼被作为赏赐给新科进士们的礼物,最早的月饼记载出现在这一时期。
宋代时,月饼已经成为中秋节的重要食品,家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走月
在中秋节的赏月活动中,有一项叫“走月”。人们在皎洁的月光下,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祭月
中秋节起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历代传承,从统治阶级到下层民间,内容渐渐丰富,不仅成为祭祀,也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古代中秋节不仅祭月,还会祭祀祖先,以表追思,以示团圆。
其他习俗
在广东,中秋临近时,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各种灯笼,如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还有饮桂花酒、赏桂花等习俗。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和感恩,也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