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做账是指会计职业人员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以记录、汇总、编制、分析、评价和报告等技术方法,为经济活动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而做出的一系列工作。以下是会计做账的基本常识:
记账:
会计首先要根据当前月份的业务发生情况,逐条记录在会计凭证上。记录的内容主要是业务名称、金额大小、科目来源等,每一笔业务都要用清楚的凭证记录,以保证记账的准确性。
汇总:
汇总会计记账的工作是以按月度、季度或年度的形式将会计凭证上的数据进行汇总,从而得出各科目月度余额或年度余额报表,以及按月度、季度或年度统计出来的净利润等报表。
编制:
编制财务报表是指根据财政税收的相关规定,将会计报表按照一定的格式表述出来,如借贷双方平衡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这些报表可以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
分析:
会计分析是指在汇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和分析,发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变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把握企业的运行情况。
评价:
会计评价是指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变动情况进行客观、系统、科学的评价,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报告:
报告是指把分析和评价的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汇报给有关方,可分为内部报告、外部报告,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真实性原则:
所有的会计记录都必须真实、可靠、准确。必须据实记录,不得越俎代庖。
公正原则:
会计记录必须公平公正,不得有相关利害关系产生的干扰,确保会计记账准确清晰、无误。
完整性原则:
会计记录应当完整,包括经济事项和相关会计凭证,表达精确而完整的记账内容。
留存原则:
所有的会计记录都要保存,用于日后检查核对和查询的目的。
版本和分项管理原则:
包括项目本位币维护、版本维护和外币维护等,确保账务数据准确可靠。
业务分类原则:
对于同一项目,其中不同的业务应该分类核算,以便便于掌握类别内的信息。
成本管理原则:
分类核算的原则对于成本的管理也同样有效,可以用于精细化的内部控制以及日常管理。
合规性原则:
版本管理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以激发会计管理的公正性。
现金管理原则:
包括安全原则、门禁原则、全程可追溯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等,确保现金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会计凭证:
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是经办人员填制的,通过公司或者税务局处得到;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处理得到的。
会计账簿:
包括总账、各明细账、日记账以及辅助账簿,设立应规范,确保经济业务的全面、准确记录。
财务报表: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编制时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
税务处理与合规:
会计工作与税法紧密相连,需熟悉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法等相关法规,确保税务合规,避免法律风险。
软件应用与效率提升:
熟练掌握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以及常用的办公软件如EXCEL、PPT等,提高工作效率。
这些基本常识和原则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日常的会计工作,并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