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字晋卿,号天隐,是 辽国(契丹)人,后世称其为“耶律大石”。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尤其以其在元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贡献而闻名。
耶律楚材早年在金朝和辽朝之间的动荡中成长,后来投靠了蒙古,成为成吉思汗的重要谋士之一。他在蒙古帝国的扩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了多次军事行动和战略决策。成吉思汗去世后,耶律楚材继续为其子窝阔台和其他蒙古统治者服务。
除了军事才能,耶律楚材在文化和政治方面也有显著贡献。他主张融合汉文化与蒙古文化,推动了元朝的文化发展。他精通汉文,对天文、地理、律法、术数及医卜也深有研究。耶律楚材在元朝初期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国师”和“宰相”,并提出了许多切合时务的政治经济措施,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耶律楚材的政治主张和措施对元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强调儒释道三教的和谐共存,主张“以儒治国,以佛治心”,认为儒学可以治国,佛教可以治心。在宗教方面,耶律楚材是曹洞宗的重要思想家和实践者,对佛教和道教都有深厚的信仰和研究。
耶律楚材在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被追封为广宁王,谥号文正。他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