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拥有多件镇馆之宝,以下是三件广为人知的镇馆之宝:
毛公鼎: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它于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高53.8厘米,重34.7公斤,周身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毛公鼎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转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宫的陈设器,相传为光绪的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翠玉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高5.07厘米,是一块难得的翡翠美玉。这棵翠玉白菜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整块半白半绿的翠玉运用玉料自然的色泽巧妙雕刻而成。绿处雕琢菜叶,白处雕琢菜帮,在绿色最浓之处,还有两只昆虫,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是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
东坡肉石:
东坡肉石是一块天然的玉石,原型为一块天然的玉石,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刻,高5.73公分,宽6.6公分。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甚至连猪肉皮上面的毛孔都能看见,堪称真正的人间极品,价值连城。
这三件宝物不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