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或渗透性能,以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和经济的建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换填法
原理:将软弱土层挖去,回填以强度较高的砂、碎石或灰土等材料,并夯至密实。
适用条件: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等。
优点:有效处理某些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地基问题,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防止冻胀和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强夯法
原理: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至一定高度,再通过自由下落时产生的冲击能反复夯实地基,形成一层较密实的硬壳层。
适用条件:适用于夯实过程中无法达到试夯时确定的最少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击不密实,或加固后的地基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
预压法
原理:通过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使地基提前固结沉降,提高地基的强度,减少地基沉降。
适用条件:适用于需要提前控制沉降的工程,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造船厂等。
种类:包括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及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法。
加筋垫层法
原理: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加固体。
适用条件:适用于需要提高地基抗拉强度和稳定性的工程。
振冲法
原理:通过振动将碎石桩或砂桩注入地基中,形成加固体。
适用条件:适用于粘土、粉土、素填土地基的加固,增强其坚固性。
高压喷射注浆法
原理:通过高压喷射浆液与土体混合,形成加固体。
适用条件:适用于处理软弱土层、砂土、粉土等,增强土体强度和稳定性。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原理: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混合料加水拌合在土中灌注形成竖向增强体。
适用条件:适用于需要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的工程。
砂石桩复合地基
原理:将碎石、砂或砂石混合料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密实砂石竖向增强体。
适用条件:适用于软弱地基的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旋喷注浆法
原理:通过高压喷射浆液与土体混合,形成加固体。
适用条件:适用于处理软弱土层、砂土、粉土等,增强土体强度和稳定性。
挤密法
原理:通过成孔过程挤密土体,提高密度。
适用条件:适用于处理松散的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排水固结法
原理:通过排水措施提高土体稳定性。
适用条件:适用于处理软弱地基,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化学加固法
原理:注入化学浆液改善土体性质。
适用条件:适用于处理特殊土层,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
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同时,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确保施工质量,并为上部结构提供相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