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的死因,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但较为可信的有以下几种:
食物中毒说
杜甫在晚年生活困苦,漂泊于江湖。在他途经耒阳时,遭遇洪水被困,连续数日未能进食。当地的县令听闻杜甫被困,出于对其才华的敬仰和同情,差人送去了酒肉。极度饥饿的杜甫在饱食之后,可能因为身体虚弱,肠胃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重负,从而导致食物中毒,最终不幸离世。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认为杜甫的确是死于牛肉白酒,不过不是“饫死”,而是由于中毒。他分析认为,杜甫在阻水耒阳的时候,正值暑天,聂令送来牛肉白酒,杜甫一次没有吃完,剩下的由于冷藏的不好而腐败了。腐肉是有毒的,特别是在腐败后24至28小时毒性最烈,能使人神经麻痹、心脏恶化而致死。
消化不良说
《新唐书》和《旧唐史》等正史都持此说,认为杜甫是由于暴饮暴食导致消化不良而死。在洪水被困期间,杜甫得到了县令送来的酒肉,极度饥饿的他一顿暴食狂饮,最终因肠胃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重负而死亡。
病死说
杜甫一生历经坎坷,忧国忧民,长期的贫困生活和颠沛流离使他的身体状况极差。他患有多种疾病,如肺病、风痹等。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病情愈发严重,缺医少药,加之心理上的痛苦和绝望,最终在贫病交加中离世。
自沉于水说
虽然有一些传说和猜测认为杜甫是自沉于水而死,但这种说法缺乏确凿的历史依据,更多的是一种推测和想象。
综合以上说法,较为可信的死因是 食物中毒说和 消化不良说。杜甫在极端饥饿后暴饮暴食,最终因肠胃无法承受重负而导致食物中毒或消化不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