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白犀牛:
由于盗猎和栖息地丧失,北部白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尼亚离世,标志着这一物种的灭绝。
白鳍豚:
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20世纪80年代后,其数量急剧下降,被认为已经功能性灭绝。
苏门答腊虎:
现存唯一的仅分布在岛屿上的虎,野生苏门答腊虎仅存400只,人工养殖的有300只不到。
中华穿山甲:
由于长期的捕杀,中华穿山甲数量已经极为稀少,有专家甚至声称其已经功能性灭绝。
双髻鲨:
由于鱼翅高昂的价格和滥捕行为,双髻鲨的数量在25年不到的时间里锐减了八成,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大猩猩:
苏门答腊猩猩数量仅七千多只,是世界上数量最少的猩猩种类。
伊比利亚猞猁:
也称为西班牙猞猁,目前仅剩不足120只,如果人类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它们极有可能将迅速灭绝。
澳洲毛鼻袋熊:
总共不超过100只。
野生双峰驼:
全球仅剩650余峰,被称为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动物。
鹿瞪羚:
在过去的十年间其数量下降了80%,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总数不超过100头。
袋翼蝠:
目前的种群数量只有50到100左右。
野生扬子鳄:
全国不足150条。
斑鳖:
全球仅存3只,比熊猫还稀有。
爪哇犀牛:
全球仅剩35头。
远东豹:
生活在寒冷的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数量不到100只。
加湾鼠海豚:
自1996年起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全球只有12只幸存。
蓝鳍金枪鱼:
由于过度捕捞,这一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黄胸鹀:
数量稀少,面临灭绝风险。
红狼:
曾经遍布北美,但现在数量已经少到“几乎绝迹”。
白狮:
数量已经少到“几乎绝迹”。
华南虎:
曾经遍布中国,但现在数量已经少到“几乎绝迹”。
西伯利亚虎:
数量已经少到“几乎绝迹”。
这些动物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需要全球范围内的保护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