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民俗趣谈—祝寿

时间:2025-02-11 22:02:50 主机游戏

  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终生要做好多次。这些在生日时举行的礼仪因年龄不同有所差别。虽然这些礼仪的中心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小字辈一般不叫寿礼,而俗称过生日。民众认为,小孩子、青年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只有到一定年龄,即到了49岁以后,才能举行寿礼。

  祝寿,莆仙叫做十,年满50岁开始,男逢九,女逢十(都是虚岁)举办寿庆。寡妇则同男人,逢九庆祝。

  祝寿一般分为两天,在老人寿辰的前一天,儿女和媳妇、女婿给老人献寿礼。寿礼通常有寿龟、寿桃、长寿面、寿比南山寿幛等,称暖寿。出嫁女儿送来祝寿礼盘,奉敬猪腿、寿面、衣帽鞋袜等寿礼。凡父母双全的,必须备双份寿礼。受拜者收礼物时,除衣帽袜外,面食类不能全收。寿辰之日,做寿的老人晨起梳妆后,就进行拜寿仪式。时中堂上寿烛高燃,上悬红底金字寿屏。做寿的老人正中而坐,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长孙、孙女等依长幼次序,一对一对跪拜。寿星给每人一封红包作为回礼,最后举行合家宴会。还要向左邻右舍分送寿龟、红柑、寿饼等。富户摆设寿筵,请道士做诞生醮,或演戏谢神,或放映电影以表庆贺。

  民间流传着文星拜寿星的故事。明朝咸化年间,有一位姓岳的朝官来到兴化,他就是莆田民间流传的岳太守。一日,他微服来到莆田黄石地界视察民情,遇到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伯,坐在路边哭,地上有个破碗和失落的豆腐。岳太守询问缘故,才知道老伯家里很穷,今天因祖父寿诞,借了碎银买了食品给祖父祝寿,不想被执事的大锣一惊,失手摔掉大碗,散了豆腐。这样回去,不好向阿公交待。岳太守看着这老伯已年过花甲,还有父、祖健在,十分惊奇,就问老伯的父、祖年各几何?老伯回答:父百二,公百五。那你几岁?老伯答:九十整。三代高龄,世间奇闻。于是,岳太守决定亲自到老伯家里看一看。一进门,果然两个年纪更大的老人,出现在面前。岳太守拱手作揖说:老寿星,本府给你拜寿了!不知太守大人要来,失敬失敬。请,请厝里歇脚!老太公从座位上站起,众人退向两边。不敢当,不敢当。岳太守走进厅前,宾主谦让礼毕,然后坐下。一时高兴,岳太守就叫主人拿出文房四宝,写了一联二甲添半甲,文星拜寿星。(一甲六十岁,二甲添半甲为一百五十岁)。

  祝寿那天,亲戚朋友、校友战友、同事邻居、贵宾稀客纷至沓来,提携长寿吉利的各具特色的贺礼贺品,登门到舍向寿星祝贺。客人来宾吟出添福添寿最优美动听的赞美诗,或高呼或吟哦,礼貌有加,言词真挚,情感动人。主人则敬茶递烟,连声道谢。摆出红柑、蜜饯、瓜籽、糖果,殷勤招待。中午设宴款待或晚间酒席则把祝寿推向高潮。一双筷挟菜,三杯酒落肚,寿星红光满面,宾客开怀畅饮,说不尽好言好语。

  仙游人重传统讲礼仪由来已久蔚为风气。作为孙儿子辈份的,除夕回不了家围炉团聚有理由,祝寿不回家则无道理。因此,离家外出远在南洋北美,近在香港澳门的都风尘仆仆赶回故乡。至于在东北、新疆、北京、海南等地工作的干部、读书的学生、做生意办企业的人们就更归心似箭日夜兼程。祝寿牵动天涯海角敬老尊贤孝顺情。

  近些年仙游城关地区贺寿吹新风。正月伊始,街上出现了众多的寿星画,麻姑晋酒、八仙跨海、福禄寿三星等等大幅画图,还有配套的对联供君选购。寿星画图送礼大方文明高雅,挂上厅堂,展示诚意,寿星称妙,宾客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