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软件是否侵权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未经许可的发表或登记
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发表或者登记其软件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翻译
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修改或翻译其软件也构成侵权。
盗用或篡改署名
在他人软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软件上的署名,侵犯了他人的署名权。
实质性相似加接触分析
这是判定软件侵权的主要方法,涉及对原被告双方软件作品的对比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和接触原告作品的行为。实质性相似包括代码相似、深层逻辑设计相似和程序的外观与感受相似。接触则指原告的软件作品已公开销售,或者被告的主要开发人员曾在原告处工作过,或者双方曾有过合作关系等。
创意与表达分离原则
根据创意与表达分离原则,如果行为人复制软件程序的基本要素或结构,或者按一定的规则、顺序复制部分软件代码,属于软件侵权行为。
法律依据
判定软件侵权还需参照《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所有行为均符合法律规定。
保护合法权益
在打假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过度维权,同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采取非法手段。
通过上述标准和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定软件是否构成侵权。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案例和证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和合法性。